打鼓嶺、大石磨軍徽 Ta Kwu Ling



日期: 2024-02-12
天氣: 天晴,能見一般。
相機: Samsung S22

日記:繼續探遊北區村落盤點古蹟,由昇平村起步,經塘坊、打鼓嶺差館、北脊穿林登瓦窰警崗,木湖瓦窰、木湖、新屋嶺、大水管路、筷子路登大石磨、爆林尋找東坡的軍徽、西脊落、料壆、得月樓、上水結束。

今日天氣不錯,乾爽又大風,視野比早兩天好。幸運也好,幾條村都遇到友善的村民,願意分享古屋的往事。大石磨曾經有幾個英軍軍徽,東坡那個未嘗探過,今次要爆林,在樹叢中找到白色的石堆遺蹟,但要看到全貌就没可能了,除非是山火過後。黃昏時登上大石磨山頂,沿西脊落一路都有好風光,搞到又行到天黑。

塘坊萬宅

記得在邊境禁區未開放之前,沿坪輋路向北上,過了昇平村便是禁區,路邊有警崗為記。越過禁區,第一條村是塘坊村。禁區的設立令塘坊的時間好像停留了幾十年,不少戰前建築仍然屹立,還未被地產發展推倒。

近年不時經過塘坊都會入去看看舊屋,第一間便是圖中這間。它分為兩户,但都是近年才翻新過。右邊的一間牌匾寫着「自天申之」,民國十三年,今年剛好100歲。左邊那間改動比較多,猶幸結構和雕塑都得到保留。

一路拍照,一路思考着這種翻新過,裝上現代設備的舊屋算不算是古蹟呢?此時,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和她的女兒從左邊間屋開門出來,見我影她的屋,不但沒有抗拒,還友善地交談了一會。

女士說,這條村有不少屋已被改建成兩層,但她們覺得太可惜了,其實傳統村屋也有好處,牆是泥石建造,冬暖夏涼,所以她們決定保留,只作翻新,在天井上架設金屬簷篷增加室內實用性,換上耐用的琉璃瓦屋頂,以及在牆身舖上瓷磚。不說不知,我還以為是青磚呢!

細看這些瓷磚,表面作過處理,令它們看起來較古舊,而且塊塊不同。想起廖萬石堂和清水灣大廟那些塗上水泥批盪再畫上仿磚條紋的牆壁,真是高下立見。塘坊這兩間民宅由户主自資修繕來自住,按理比廟宇祠堂更容易走火入魔,改到鬼五馬六,但沒有發生,可見户主都是愛惜古蹟之人。

新界大部分的古蹟民宅不是被荒廢就是拆卸重建或大幅改建,能夠保留原來神髓而又讓村民繼續居住,讓古蹟可以永續,這兩間不失為好榜樣。

路線:昇平→塘坊→打鼓嶺→瓦窰警崗→木湖瓦窰→木湖→新屋嶺→大水管路→筷子路登大石磨→西脊落→料壆→得月樓→上水


大石磨軍徽 1963
純影集  Photos







塘 坊 22-24 號 「自 天 申 之」民 宅,建 於 民 國 十 三 (1924) 年。

















民 國 十 三 年








塘 坊 20-21 號








塘 坊 20-21 號 萬 宅,據 屋 主 說 以 泥 石 建 造,冬 暖 夏 涼。

















塘 坊 褔 善 第,建 於 1922 年。








塘 坊 褔 善 第








塘 坊 褔 善 第








塘 坊 褔 善 第


<< Last Page Page 1 / 10
Next Page >>

無添加。
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