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古蹟檔案館 Heritage Archive
石廬 Shek Lo
建成年份
評級
觀賞性
難度
1924
1
簡介:
石廬是粉嶺其中一座最具古蹟價值的大宅,由徐仁壽建於1924年,他的兒子、首位華民政務司的徐家祥也在這裡度過童年。
徐仁壽可說是一位傳奇的社會精英,平民出身,卻得教會資助入讀聖若瑟書院,畢業後執教,30歲已創立名校華仁書院,又到南洋開橡膠園而致富。後來遵從父親建議落葉歸根,並受姐夫彭樂三的邀請,在粉嶺崇謙堂村旁置地,興建了這座大宅。
大宅的主樓設計以西式為主,深受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影響,也融入殖民地建築色彩和傳統中式建築的特徵。它的正面有六角形門樓,以古典圓柱支撑,露台配上綠色花樽欄杆,跟寫着「石廬」的弧形山牆皆有中式色彩。屋頂是傳統以木樑支撑的金字瓦頂,門也是中式石框並設木趟籠作防盗,百葉木窗後有防盗鐵枝。屋的中間有天井,其中有通往上層的樓梯,屋背則有西式古典的三角楣飾和圓形氣窗,氣派不凡。大屋以青磚和水泥鋼筋建造,在新界來說比較先進。
旁邊的兩層高附屬建築比較平凡,正面設走廊,屋頂用西式方木樑架支撑,但已倒塌。它的主要用途是作宴會和宿舍,好一段時間也曾借給天主教會舉行主日彌撒(粉嶺聖若瑟堂至1954年才啟用)。不過身為天主教徒的徐仁壽竟在1935年立妾,令教會感到難堪,故每當主日彌撒舉行時他都要避席。
徐氏家族在石廬居住至1980年代末,96年出售給粉嶺鄉紳鄧國榕,後者打算建丁屋。政府曾跟他達成協議,批准在花園興建三間丁屋,換取石廬成為法定古蹟,惜持有業權的是公司而非原居民個人,不符申建丁屋的資格,保育計劃因而告吹。石廬自此荒廢多年,逐漸失修潰爛……
附 屬 建 築 物
到訪日期:
2019-04-05, 2022-05-08, 2023-03-19
<< Return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