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古蹟檔案館  Heritage Archive
崇正新村慎德居 Shun Tak Kui
建成年份
評級
觀賞性 難度
1936
1
簡介:新界尚有不少的中式古老大宅,但慎德居肯定佔一重要席位,因它不但建築優美,規模龐大,而且位置和景觀優越,四周開揚,前方是一片大草地和曬場,視覺不受騷擾,具豪宅氣派,難怪它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慎德居由印尼華僑梁幹臣置地興建,他是梅縣的客家人,年青時便赴印尼謀生,在雜貨店打工,後來自立門户,經營致富,打算回鄉退休,卻因國內政局動盪而滯留香港。當時不少原籍梅縣的印尼華僑也是在同樣情況下決定在英治下的香港定居,最早的可能是羅質軒,他1932年在八鄉蓮花地建成了嶺梅莊。然後是楊雁友,1933年在古洞興建了仁華廬,同年楊衛南/楊竹南兄弟在黃泥墩楊家村建成了適廬。梁幹臣據說也是在同鄉的建議下在十八鄉原屬紅棗田的地方買地,建造了他的大宅。後來其他客籍華僑也陸續遷入該區,發展成非原居民村的崇正新村。

慎德居始建於1934年,雇用了47個梅縣工匠,不少建材也是從家鄉輸入,共耗費了2萬元,足足是嶺梅莊的一倍!1936年落成,1956年再加建右翼。它可算是兩橫兩堂的客家式大宅,但單層的橫屋改用石屎平頂,堂橫之間設天井。堂屋是兩進式,兩層高,中間有天井,正面有西式古典柱支撑的露台和門廊,瓦頂造型優美。全屋幾乎沒有雕塑,單色的壁畫也比較簡約,牆壁掃灰並油上純白,可見建築風格處於新舊交替,中西合璧則反映出海歸華僑帶來的新文化。

慎德居雖沒有蔭華廬那種奢華的裝飾,但處處顯出文人的優雅,上下層的門側皆有對聯,曰:「慎遵先訓,德蔭後人」,「慎言是則,德行為先」。堂屋的山牆寫着「桂馥蘭馨」和「竹苞松茂」,門上匾額則書有「篤敬」和「恒升」,可見梁氏重視子孫的德行,難怪後人至今也未有出賣產業。

順帶一提,古蹟辦的報告指慎德居是「墨西哥風格客家大宅」,應是誤把梅縣 Meixiang 錯譯成墨西哥。




















到訪日期:2019-04-06, 2021-10-02, 2024-06-29
<< Return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