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地古蹟遊2 Happy Valley 2



日期: 2021-05-30
天氣: 天陰,能見度一般。
相機: Olympus E-M5 MkIII

日記:昨日行山綑邊,今日則探古蹟,繼續尋訪跑馬地一些未看過的古蹟。第一站是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主要目的是參觀內部,原來頗新,但保留了傳統瓦頂,以教堂來說相當罕有。

第二站是東華東院,這間醫院得一個入口,且守衛森嚴,幸好天行喜歡行山,無意間又去到最值得欣賞的位置,影完由正門出。

第三站是醫院側有樓梯上的前掃桿埔平房區,這部分以前未行過,一級級平台依山而建,寮屋早已清拆,但還有些地磚遺留、少量塗鴉。不料最終通上加路連山,接入咖啡園墳場,還找到一個「恩平闔邑先友之墳」的義塚原址,現已遷到和合石。穿竹林下降馬場先難友紀念碑,落大球場。

第四站是一級歷史建築的孔聖講堂,1935年建成,是大會堂落成前香港唯一開放給公眾作大型講座的場所,旁邊有座孔子像。經過外面多次,終於能一睹廬山真面目。

第五站本來是參觀印度廟後山的墳場,但原來正是午休時間,還有一小時才重開,只好先走走旁邊的香港墳場,經犯了「国安法」而被清廷暗殺的革命家楊衢雲之墓,穿上司徒拔道,由後山穿林下降印度廟墳場。此時廟已重開,可以脱鞋入內參觀,再從正門出。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享受污糟邋遢的探索過程多於見到古蹟!

印度廟墳場

一個跑馬地竟然有7個墳場:香港、天主教、回教、波斯(拜火教)、猶太、咖啡園和最少人去過的印度墳場。印度墳場位於印度廟的後山,早前看地圖才留意到。

正宗的印度教徒身後是採用火葬,故理論上不需要墳場,為何印度廟有這個墳場就不得而知了,但規模細,只有數十個墳,最早至1880年代。最大的墓碑是給8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印裔軍人,前面有兩個墓碑是50年代才離世的英軍工兵,樣式和赤柱軍人墳場的一致。奇怪的是,這裡下葬的很大比例都是英年早逝者,甚或是夭折幼兒。

看完墳場,沿樓梯下印度廟參觀,和「廟祝」打個招呼便可除鞋入殿內。這間廟建於1953年,建築不算宏偉,比較現代化,只是上半部才比較有印度特色,從高俯瞰拱塔是最好的欣賞角度。

路線:跑馬地一帶
純影集  Photos







加 路 連 山 道 石 牆 及 瓦 管,建 於 1920 年 代 初,三 級 歷 史 建 築。







中 華 基 督 教 會 聖 光 堂,1927 年 建 成,二 級 歷 史 建 築。












































東 華 東 院,1929 年 建 成,二 級 歷 史 建 築。








東 華 東 院

















前 掃 桿 埔 平 房 區


<< Last Page Page 1 / 7
Next Page >>

無添加。
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