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騮涌背,余堡遺亭 Chung Pui

日期: 2022-08-14
天氣: 天晴酷熱,能見度一般。
相機: Samsung S22
日記:今日繼續天晴,但能見度就欠佳了,因風力微弱兼潮濕。由大尾篤啟程,上到春風亭,竟一滴風也沒有,汗水已濕透衣服,莫非就是春風化雨,汗如雨下?續
攀馬騮崖,到達仙姑峰山頂還是沒有風,乾蒸。不作久留了,下自然教育徑,轉入東脊下涌背燒烤場。此脊乃最近康樂山友所開,接通以往涌背燒烤場後面的掘頭
路,對探路發燒友來說是福音。然而茂密非常,路徑不明(天行也一度跟甩),全程在林中耍,只宜有自虐癖好者。唯一賣點是途中經過三個古墳,一立於光緒23
年,一重修於民國十年,兩者皆荒廢隱沒草莽。只有最底下的一個仍有人拜祭,1966年重修,且是風水穴,名為「童子拜觀音」。到達此墓便逃出生天,有路下
燒烤場,可惜燒烤場繼續被封,洗手間連水也被截斷,想洗個面,清潔一下成身的汗與污垢也不能!
半行半跑回大尾篤,繼續沿汀角路跑,去到雅景花園前,不智地揀了條最密的路下沙灘,接着是今天的另一目標:尋找「余堡」遺蹟。話說余仁生老闆余東旋在香港
建造了3座極盡奢華的古堡式別墅,其中Sirmio位於大埔船灣的一個海角,1938年建成。可惜余氏不幸在41年便心臟病發離世(白鳳丸冇用?),死後
葬於大宅花園中的墓園,旁邊有一個八角形的中式涼亭。余氏後人在78年賣掉Sirmio,把先人遷葬至環境和格調都不可同日而語的荃灣華人永遠墳場。大宅
被拆掉,建成了雅景花園,只剩下那個八角亭幸存。今天成功找到此亭,又可以列入古蹟庫了。
離開古蹟,忽然盪失路,入了一個拆卸中的高球練習場,想起這裡快將變成一個18洞的高球場,沙螺洞的土地則交回官府保育。其實地產商很聰明,20公頃地換
50公頃(雖然要補地價),交通又方便了。
穿過工業邨,末程經過大埔海濱公園,剛好日落之時影到螺旋形的回歸塔,再行回大埔火車站。
路線:大尾篤→馬騮崖→仙姑峰→東脊下涌背→雅景花園→修復堆填區→大埔工業邨→大埔海濱公園→大埔墟

|
|
純影集 Photos
|
|
|
|
|
|
|
八
仙 嶺 山 火 慘 劇 發 生 於 96 年 2 月 10 日,而 春 風 亭 則 落 成 於 同 年 3 月 12 日,由 港 督 彭 定
康 親 自 主 持 揭 幕 儀 式,不 得 不 佩 服 當 年 政 府 的 反 應 和 速 度。亭 前 種 植 了 兩 株 羅 漢 松,以 紀
念 捨 身 救 人 的 周 志 齊 和 王 秀 媚 老 師。
|
|
|
|
|
|
|
|
|
馬
騮 崖
|
|
|
|
|
|
|
|
|
馬
騮 崖
|
|
|
|
|
|
|
|
|
仙
姑 峰 511m
|
|
|
|
無添加。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