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雨淒迷盛勁圍 A Kai Shan
日期: 2024-04-06
天氣: 天陰有雨,能見度低。
相機: Samsung S22
日記:煙雨淒迷的一天漫遊元朗的圍村:楊屋村、林屋村、西頭圍、東頭圍、忠心圍、福慶村,輕登被燒得焦黑的丫髻山,落盛屋村、吳屋村、大井圍,再過馮家圍至天水圍收工。原來每條村每個圍都有不少古屋可欣賞,跟村民閒聊,對這些圍村的歷史又認識多了。
丫髻山早兩週才發生山火,差不多整座山都焚毀了,過去幾年種的樹也燒焦了。山上遇到一位阿叔,說當日目睹山火過程,相信是墓地的人放火燒山,為的是省回雇人剪草的錢...... 為了幾個墓,犧牲整座山,無數樹木,自私至極!
盛屋村是第一次參觀,最近這條村因一樁婚事而上了娛樂新聞,被娛記稱作圍村,說麥明詩嫁入圍村云云。其實它自古以來都不是圍,没有圍牆圍門的,屋也不像圍村般建得密密麻麻,環境比圍村好。若要說是圍,那就盛勁圍吧!
說起「嫁入圍村」這個有點封建的觀念,今天遇到一間古屋的女主人,感謝她熱情招待和講解。她說父親生了4個女兒卻無子,本來按俗例女兒不能繼承間屋,慶幸後來陸恭蕙議員提出修訂法例,讓女原居民也享有繼承權,屋才不至於讓給叔伯,因此她們都很感謝陸恭蕙。那已是1994年的事了,當年還有鄉事派揚言要強姦陸呢!試想,如果陸退縮,如果她沒有趕緊在97之前提出修例,如果不是97前立法局容許議員提出私人法案,恐怕今天女原居民仍是二等公民!
橫洲古屋
一談起「元朗橫洲」便想起由鄉黑所控制的那大片棕地,其實橫洲還有六條原居民村落(東頭圍、西頭圍、楊屋、林屋、忠心圍和福慶村),屋建得密密麻麻,不乏過百年歷史的隱藏其中,值得察看。
今次走入迷宮探索,忽然下起大雨來,立即衝去前面間古屋的大簷篷避雨。雨勢稍為減弱,門突然打開,一隻金毛尋回犬隔着木趟籠探頭出來,向我吠過不停!唔通連避雨都唔得?
我和裡面望出來的女士打過招呼,乘機問她這屋有多久歷史,不料她非常友善和健談,樂意解答外還請我入內參觀。狗仍不停吠,但我三兩下省手就用搔癢來賄賂了牠,乖乖地讓我摸了。
靜下來便可以詳談這屋的事,原來它已101歲,由祖父建造。你怎知是何年所建?好簡單,爸爸說正是他出生那年建成。留意到它由兩間屋組成,右屋就是1923年那間,左屋是父親所建,不太清楚年份,大概是1950、60年代吧(從1963年的航空照片可看到它)。兩屋相通,加上舊屋加建了後座,解決了傳統中式民宅內部空間不足和間隔不實用的問題。
屋前加建了石屎簷篷,雖然有損古蹟原貌,可遮陽擋雨,又可用來安裝冷氣機,不失為合理的折衷。
屋曾經作過重修(忘記了是何年),保養得很好,青磚牆還是青磚牆,沒有舖上批盪。木趟閘是原裝,但好像新的一樣。屋頂的瓦片部分仍是原物,樑據說是原裝實木,從未更換,敲起來不會響,經歷百年仍不衰。特別在是方形木,印象中未見過傳統中式屋是這樣的。
事實上,它的建築混合西式技法,最明顯的是以磚砌成的拱形窗楣,既可容納更大更闊的窗,也免卻用更昂貴的原塊花崗石。
一路聽屋主介紹,一路感受到他們一家對古蹟和這個家的珍愛,令我對橫洲的印象有一點改觀。
路線:元朗大馬路→朗屏邨→楊屋村→西頭圍→林屋村→東頭圍→忠心圍→福慶村→丫髻山→盛屋村→吳屋村→大井圍→馮家圍→天水圍
|
|
純影集 Photos
|
|
|
|
|
|
|
橫
洲 楊 屋 村 40 號,估 計 建 於 戰 前。
|
|
|
|
|
|
|
|
|
橫
洲 楊 屋 村 131 號,建 於 1959 年。
|
|
|
|
|
|
|
|
|
楊
屋 村 131 號
|
|
|
|
|
|
|
|
|
橫
洲 公 立 學 校,建 於 1954 年。
|
|
|
|
|
|
|
|
|
Right:
橫 洲 西 頭 圍 村 公 所; Left: 西 頭 圍 神 廳。
|
|
|
|
|
|
|
|
|
橫
洲 忠 心 圍 圍 門,建 於 1962 年。
|
|
|
|
無添加。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