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森林公園探遊 Tai Lam Forest Park



日期: 2024-06-09
天氣: 天陰有雨,能見度一般。
相機: Samsung S22

日記:曾經見過一塊官方鐵牌寫着「大欖森林公園 Tai Lam Forest Park」,由於大欖郊野公園1979年才設立,而大欖涌水塘1957年已建成,相信需要為保護水源而植樹,故推測大欖森林公園可能是79年之前該區的名稱,姑且用它來代表昔日的大欖植林區吧。今日的行程就是探遊此植林區中隱藏着的幾處疑似遺蹟,包括三間屋和一個在地圖上標為「雨量計」的地點,結果喜出望外,比預期的好看……

出門之時還在下大雨,但下雨無損行山熱愛者的興緻,因應情況選擇安全的路便好了。搭車去到深井,吃過午飯才起步,雨剛好停了。先經郊野公園管理站上深井水塘,引水道轉山徑上圓墩民安隊營地,由頭到腳已濕了一半,無計,草木沾滿水珠,碰一碰便滴下。民安營有個泳池我還未參觀過,原來很近,但早已荒廢了,唯一可觀的是一塊揭幕紀念碑,1977年由麥理浩總督主禮。

行車路,經大欖生態園到達三叉路口,轉落寬闊的山徑,一直下到過澗位的大石坡,然後離開 comfort zone,入林,向雨量計方向尋索,不消一會便又搞到成身濕。幸好雨量計不難找,有3組共6個方形小水池,如何測量便不清楚了。查舊航空圖,它們1963年以前已存在,或可追索至興建水塘的年代。接着要過澗(雨後大水),在對岸發現一道工整的梯級,下通兩間荒廢木屋,似是豬欄,並有一條橋通往溪澗的另一邊(1963年的航拍照顯示那裡是梯田)。從梯級往上走則是一塊平地,有間以麻石裝飾外牆的兩層高廢屋,頗漂亮。屋的正門上方嵌有一塊打磨光滑的石匾,卻離奇地沒有刻字,不知道是什麼屋。但附近堆放了些雕琢過的麻石磚,類似水塘堤壩的石材,直覺是水務署的建築。再前進,樹林裡出現一間拱頂的鐵皮倉庫,相信是昔日漁農署的建築,旁邊有另一間較小的士多房。這兩間屋都是1963年之前已出現,但那時麻石屋的位置仍是稻田,要到73年的航拍照才看到該屋。

接回水塘車路,一直行到河背村。由深井起步開始,除了圓墩有民安隊活動,全程未見一人,似乎沒有多少行山人士願意雨戰。到達河背村才3時許,可以繼續掃八鄉群村的古蹟,終於完成,錦上路站結束。

路線:深井→深井水塘→圓墩營→大欖生態園→雨量計→麻石屋→Nissen hut→引水道→河背村→長莆→大窩→元崗新村→田心村→石湖塘→田心新村→石湖塘→錦上路站 (16.5km)

純影集  Photos







民 安 隊 圓 墩 營


























泳 池 揭 幕 紀 念 碑,1977 年 由 總 督 「麥 理 灝」主 禮。












































雨 量 計








雨 量 計


<< Last Page Page 1 / 7
Next Page >>

無添加。
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