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洪水 Shan Ha Tsuen



日期: 2024-06-30
天氣: 天晴酷熱,能見度一般。
相機: Samsung S22

日記:今日繼續行元朗,完成餘下的十八鄉古蹟盤點,包括欖口村、山下村和唐人新村,並順路加插大橋村、橋頭圍和灰沙圍。其中山下村最多古蹟,分佈又廣,花的時間最多。行完唐人新村,想去買罐冰凍可樂,但附近的士多都休息了,唯有落屏山,士多同樣關了門,越走越遠,去到天水圍的商場才有零食小店,$5咋,好過幫襯連鎖便利店。

商場的冷氣好舒服,慶幸戰勝了提早收工的誘惑,折返唐人新村,經陳維周墓園上洪水山。開始上山時已近六點,幸好夏至才過了不久,翻過396米山頭還可看到日落。時間和體力俱所餘無幾,決定經游隼脊下黃泥墩水塘,7點半到達堤壩還不用開燈。沿水務車路上山坳,下大欖涌水塘,掃管笏至黃金海岸已8時半。全程約26km,扣除午休花了近9小時。影了過千張相,做古蹟盤點真是很花時間,還要結合行山。

路線:元朗大馬路→大橋村→欖口村→山下村→唐人新村→屏山→天耀邨→橋頭圍→灰沙圍→陳維周墓園→洪水山(297)→396→游隼脊→黃泥墩水塘→大欖涌水塘→掃管笏→黃金海岸 (26km)


純影集  Photos







大 橋 村








大 橋 村 門 樓,建 成 年 份 不 明,三 級 歷 史 建 築。








大 橋 村 21 號,建 於 1939 年。








大 橋 村 21 號








大 橋 村 35 號,估 計 建 於 戰 前。








大 橋 村 86 號,建 於 1956 年。








大 橋 村 70-71 號,估 計 建 於 戰 前。








大 橋 村 90 號,建 於 1964 年。








欖 口 村 圍 門,相 信 建 於 18 世 紀,三 級 歷 史 建 築。











<< Last Page Page 1 / 9
Next Page >>

無添加。
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