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厦村、流浮山 Lau Fau Shan

日期: 2024-07-28
天氣: 天陰有雨,能見度一般。
相機: Samsung S24
日記:早上看雨量圖,由午夜開始計全港最少雨水的地區便是厦村和流浮山,天助我也,今天正好要探這區的古蹟!
一點起步,開首還有丁點毛毛雨,很快便停了,直至行完都沒再下過雨,十分幸運,可以順利掃完10條村,影了大量照片,還跟兩位村民傾談,有新發現,稍後有時間才另文介紹。
流浮山市集和海鮮酒家非常冷清,跟已結業的裕和塘酒家一樣,風光不再。
崇慶書室
這間書室名不經傳,在地圖上標為頹垣,相信連古蹟辦也不知道。探遊廈村時發現,被它精美的建築吸引,有琉璃瓦的漏窗,西式雕塑的洞門,青磚和花崗石構成的牆身,手工不凡。
思疑是何種用途之際,住在旁邊丁屋的阿叔出來查問,得知天行是古蹟愛好者,他告訴我這是他們鄧氏家族的私塾,不為外人所知,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標示出來。我好奇問他是什麼名,阿叔一時想不起來,但他說「分家書」有記載,於是入屋內找尋。
「分家書」我從來未見過,今次大開眼界,阿叔慷地讓我拍照。所見的是一份影印本,原裝文件訂立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今年剛好是100年之後。共8頁的分家書寫明兩個兒子獲得的家產,包括房屋田產,甚至元朗合益公司的股份,沙江蠔業的股份,做會的權益(花燈會、天后會、洪聖會),連粤漢鐵路股份都有,可見鄧族富甲一方。田產涵蓋土名東頭、掃管莆、孖田仔、雞拍嶺、瓦窰壟、龍眼仔,不少地名已消失,有些則加注已被政府收地。分家書記錄得鉅細無遺,小至多少棵龍眼、黃皮、荔枝樹,一間廁所,一間豬槽都有寫,當然還有「崇慶書室一座三開」。由此可證明書室是建於1924年之前。
路線:天瑞→巷尾村→新圍→東頭村→鳳降村→沙江圍仔→沙江圍→鰲磡→新慶村→流浮山→坑口村→天華 (12km)
|
|
純影集 Photos
|
|
|
|
|
|
|
估
唔 到 厦 村 都 有 車 公 廟,2010 年 因 道 路 工 程 引 致 水 浸 而 搬 遷。
|
|
|
|
|
|
|
|
|
巷
尾 村 10 號 合 義 堂,建 於 1972 年。
|
|
|
|
|
|
|
|
|
巷
尾 村 9 號,建於1964年。
|
|
|
|
|
|
|
|
|
新
圍 崇 慶 書 室 遺 蹟,建 於 1924 年 之 前,60 年 代 已 荒 廢。
|
|
|
|
無添加。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