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白沙灣炮台



日期: 2021-01-09
天氣: 天陰,能見度一般。
相機: Olympus E-M5 MkIII

日記:網上看到這個地堡,拱頂結構似曾相識,對,以前西灣炮台的兵房沒有上鎖,入去影過同樣的設計,所不同的只是在地上。因為熱愛探索的過程多於結果,沒有問人在哪裡,靠自己尋探,鎖定了西灣和白沙灣兩座炮台,深入搜尋,這樣才有趣味。

西灣炮台既是法定古蹟,不會陌生。然而,細緻探遊,又發現有一座兵房從未去過,位置較隱蔽,連地理資訊圖也没有標示,而且已局部倒塌,被人遺忘。這就是政府對待古蹟的態度:詐看不到,由它自生自滅。

探路途中見有地洞,入探,四通八達,由另一洞口出來,這是第二個意外收穫。

沿練馬徑下東區走廊,轉入白沙灣炮台的範圍,早在14年已來過探遊。先是舊會所,有個填平了的泳池,還是老樣子。然後是多間營房,還有那台一直沒公開亮相的高射炮。再下去是瞭望台和主炮台,較低位置有不太顯眼的二號炮台,兩者皆配備6吋大炮。海邊還有機槍堡,用來掃蘯搶灘的敵軍,最後沿東區走廊經阿公岩至筲箕灣結束。

至於地堡在哪裡?如果說了出來,尋探還有樂趣麼?

炮台解構

戰時英軍所用的大炮,不論是海防或艦炮,可分為兩類:BL和QF。BL是Breech Loading(後膛),炮彈由炮管後面的活門塞入,再塞入推進劑,點火引爆便發射,比起古時由炮口上彈的方式更快捷可靠。推進劑是Cordite無煙火藥,通常用絲質袋包着,可叠加達到所需分量。彈頭盛載TNT等烈性炸藥,前端的撞針用來引爆。炮管刻有螺旋紋,令炮彈高速自旋,增加飛行穩定性,從而增加射程和命中率。

QF則是Quick Firing速射炮,其實也是後膛,和BL的分別在於它把推進劑置入彈殼Cartridge內,並和彈頭連成一體,一次過上彈,節省時間,提升發射頻率。英軍在1890年代把大炮都換作QF,但由於一體式炮彈太重,不方便人手入彈,故QF只限於6吋或以下口徑的炮。隨着BL大炮設計改進,換彈速度已拍得上QF,故1900年代以後,6吋或以上的炮全都是BL。

香港的炮台兩款都有,但以BL為主,和日、德、美的大炮比較,口徑較小,主要是BL 6吋和9.2吋。用上9.2吋的都是要塞:鯉魚門、魔鬼山、摩星嶺、赤柱和鶴咀的博加拉炮台。有統計指二次大戰時大英帝國及屬地共有108門9.2吋大炮用於海防,香港就佔了8門。產量之少,難怪駐港英軍面對日軍擴張威脅,重整防務時都未有增加主炮數目,只是把它們調去港島的新建炮台,寧可放棄九龍半島。

裝備6吋大炮的炮台有白沙灣(3台,後減為2台)、西灣(2台,後改為防空炮)、魔鬼山的歌賦炮台(2台)、銀禧(白屋)(3台)、舂坎角(2台)、歌連臣角(2台)和松林炮台(2台,後改為防空炮)。至於在鶴咀半山的德己立炮台就只有2台4吋大炮。

值得一提,鯉魚門炮台有2門6吋口徑的 "Disappearing" 大炮,每次發射都利用後座力縮入炮牀,既可避開敵方炮火,又可方便炮手入彈,利用彈弓油壓推回原位再發射,是一種相當有創意的設計。這台炮現時還在海防博物館展出。

不過,英軍預期的海戰並未發生,日軍由新界南下,用空襲和小組突襲,免卻戰艦入港,令大部分炮台都無用武之地便失陷。醉酒灣防線脆弱如馬奇諾防線,亦是一大敗因。

炮台構造

二戰時期未有直升機,大炮要運上山就一定要建築一條斜道。一門9.2吋大炮重達28噸,非一般軍車所能拖拉,沿途或要加裝鐵環,用以拉扯大炮上山。

炮牀是圓形,四周凸出,保護大炮基座。正前方的石屎地台更凸出,盡量減少大炮曝露於敵方炮火。後方有一通道,讓大炮放入和供操作員靠近換彈。圍繞炮座設有多個貯物空間,聽說是貯存彈藥。

炮座上面有一個裝置,正常是有道鐵門蓋着,不過印象中見過的都被拆去了,露出一條窄小和微微傾斜的槽。其實這是彈藥輸送槽(ammunition hoist),通到位於地下的彈藥庫。後者有軍人把彈藥裝上,挍動齒鏈送上地面,再由上面的炮手裝上大砲。可見二戰時期未有自動化,一切運作皆人手,單是一個6吋彈頭已重45、50kg,一場炮戰是十分消耗體力的,難怪每個炮台都要由9個人操作。

網上見英國的炮台有兩條輸送槽,一條送彈頭,一條送彈殼(推進劑),但在港所見的炮台只有一條槽,不知是否兩用。

總之,當見到炮台上面有輸送槽出口,就知地底有個彈藥庫。

路線:西灣炮台→白沙灣炮台→阿公岩→筲箕灣
純影集  Photos







西 灣 炮 台








地 洞












































西 灣 炮 台

















西 灣 炮 台











<< Last Page Page 1 / 8
Next Page >>

無添加。
香港自然美,何須整色整水?   《相片無添加聲明》
天行足跡 Copyright © 2021